为推动国际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与思考,12月19日下午国际教育学院邀请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靳蓉老师担任中华文化学堂第十一讲主讲人,在创新港举办了一场以“儒家思想的永恒智慧照亮当代生活”为主题的专题讲座。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巴基斯坦、越南、土耳其、泰国、阿塞拜疆等国的近百名国际学生参加。
追溯历史:孔子其人其志
讲座伊始,靳蓉老师以风趣生动的语言揭开了孔子一生的传奇篇章。从春秋战国时期风云变幻的历史背景,到孔子在乱世之中坚持教育救国、倡导“仁政”的理想,孔子的形象从历史典籍中鲜活地呈现在同学们面前。通过深入讲解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人生追求,同学们了解到孔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更是一位极具人文关怀的教育家。
品读经典:《论语》中的智慧世界
紧接着,靳蓉老师深入解析了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作《论语》。她指出,《论语》是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文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文献之一。它不仅蕴含着对政治、伦理、教育、个人修养等多方面的深刻见解,更是世界思想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仅是人际交往的黄金规则,更是国际社会倡导和平与合作的重要准则。
此外,靳蓉老师还引导同学们关注《论语》中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体系。她强调,这一思想不单是对中国古代士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要求,更是一种适用于当代全球化社会的道德关怀理念。
以古鉴今:孔子思想的当代价值
靳蓉老师特别提到,孔子思想虽源于两千多年前,却在全球化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她重点讲解了儒家思想中“和而不同”理念,“和”代表追求和谐,“不同”则意味着尊重差异。在当今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这一思想为各国、各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提供了极大的启发,是推动世界和平与合作不可或缺的智慧。
结合实际案例,老师还阐述了孔子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例如,在生态保护中,孔子的“天人合一”理念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在家庭教育中,“孝悌为本”的观念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在国际关系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精神则强调共同发展,共享繁荣。
感悟经典,汲取智慧:国际学生热议中国文化
在接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中,靳蓉老师以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的方式让国际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儒家文化的深邃魅力。多位同学在过程中与靳教授进行讨论交流。讲座后,来自巴基斯坦的一位同学表示:“这场讲座让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仁’这个字的深义。孔子的思想不仅属于中国,也是一笔全人类的智慧财富。”还有学生感慨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听过最有力量的一句话,它让我意识到,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思想来解决当代社会中的冲突。”
展望未来:搭建文化交流的桥梁
本次讲座不仅是一场思想的盛宴,更是一座连接中外文化的桥梁。通过孔子与《论语》这样一扇窗,让国际学生们不仅理解了孔子思想的智慧,走近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还从中学会更包容、开放地看待文化差异,也在与世界文明的对话中感受到了文化的张力与融合。
华文化学堂旨在通过开设文化艺术课程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文化教学和文化体验的形式增进国际学生对中国文化技艺的学习和中国文化之道的领悟。
文:丁洋 范宇晨
图: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