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知
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通知 > 新闻 > 正文 新闻

四海同辉庆上元:西安交通大学国际学生沉浸式体验中国元宵文化

发布时间 :2025-02-13 点击量:

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西安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来自七个国家二十余名国际学生在雁塔校区共度元宵佳节。这场围绕"手作+智趣+食俗"的三维体验,为五大洲青年打开了一扇解码中华文明的精神之窗。

竹骨生辉:非遗技艺唤醒匠心传承

活动伊始,辅导员乔凌江老师手持半成品灯架,向学生们介绍:“2025年是中国农历乙巳年(蛇年),古人以蛇为小龙,盘桓九曲的灯阵象征驱邪纳福,灯火的光明象征驱散黑暗,为新年带来希望与好运。”泰国姑娘黄杉杉仔细研究蛇身结构,伊拉克的阿里屏息凝神安装内置LED灯带。当花灯在教室中次第点亮,仿佛衔烛照明的神兽跃然眼前。

灯影谜踪:谜语智慧碰撞世界思维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诗句描述了元宵节人们相约在黄昏后赏灯猜谜的场景, 宋代谜语与元宵赏灯相结合,丰富了灯节的娱乐活动。”了解了灯谜的由来后,学生们展开了小组猜谜比拼,"Four eyes look at each other, but never see——Double eyelids!"(谜底:双眼皮)当传统灯谜碰撞英文脑洞,唇枪舌战头脑风暴,穿梭在谜林间。来自印度的吴波兴奋地说:“每个谜语都在教我读懂中国人的幽默密码!太巧妙了!”

月圆人圆:舌尖上的东方哲学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团圆’不仅是形状,更是围坐分享的温暖。轻轻旋转,让糯米皮均匀包裹黑芝麻馅……”老师讲解道。当氤氲着糯米香气的元宵端上案几,各国学生们纷纷感叹糯米皮的软糯和黑芝麻馅香甜。

活动尾声,韩国学生金美叙捧着自制的蛇灯感慨:“以前觉得十二生肖只是神话符号,今天在扎制每一节脊椎时,突然理解了中国人‘生生不息’的生命观。”此刻,各国学生举着非遗花灯欢声笑语,点点灯火恰似跨越山海的文化薪火,在年轻的心灵深处恒久闪耀。国际教育学院致力于打造“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传播矩阵,策划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让文明交流超越语言藩篱,真正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